七时吉祥2022年度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

作者: 时间:2023-03-21 点击数:

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本学科从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科前身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201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本学科具有理学、工学学术硕士以及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二级学科,包括工业物联网与网络空间安全、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以及软件工程与智能计算等研究方向。与中科院沈阳计算所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经过二十多年的投入和建设,本学科规模和水平不断扩大和提高,是我校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和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并通过了教育部的工程教育认证,培养的毕业生具备国际认可的工程师资格。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一批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其中工业物联网与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团队为学校优势学科创新团队,导师分别获得辽宁省教学名师,省“百千万人才计划”百、千层次人才,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沈阳市领军人才,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为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将计算机技术与过程工业领域,特别是化工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是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均围绕工业过程中涉及到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开展,拥有化工过程工业智能化技术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1)工业物联网与网络空间安全方向主要涉及物联网感知层相关技术研究;工业物联网及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演示与验证平台研发;基于“互联网+工业”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水下物联网相关技术研究等,特别围绕我省化工过程工业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以解决化工过程工业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进行相关技术研究。

2)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方向主要研究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智能检测和控制中,如产品质量检测、废弃弹药分类检测等。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化工生产过程进行故障诊断和安全评估。

3)软件工程与智能计算方向主要研究面向化工企业和化工生产过程进行应用和仿真软件开发,并为化工企业智能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依据学科发展定位,针对国家和辽宁省工业领域,特别是化工产业的应用需求,本学科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扎实专业理论基础与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工程开发的高级人才为目标。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升辽宁省过程工业智能化领域科研和技术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学科生源充足,质量逐年提高,学科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几百名优秀硕士毕业生,分别就职于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国有和私营企业,为国家和地方科技、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学科还面向国际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已培养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的硕士毕业生二十余人。

近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被SCI、EI检索百余篇;申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70余项;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二)学科(领域)建设情况

七时吉祥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拥有理学和工学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775理学、0812工学)

本学科从1995年依托学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开始招生,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本学科拥有理学和工学学术硕士学位以及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经过二十多年的投入和建设,本学科规模和水平不断扩大和提高,已形成一批具有科学素养优秀、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0人。并拥有工业物联网与网络空间安全、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两个校级创新团队;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省“百千万人才计划”百层次、千层次人才各1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1人;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1人;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2人;辽宁省、沈阳市科技咨询专家多人等。

此外学科还拥有辽宁省化工过程工业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业物联网技术国家与地方共建实验实践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平台。

近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近2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EI 及ISTP 检索百余篇。申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以上平台、基地、师资及成果为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本学科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几百名硕士毕业生,分别就职于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国有和私营企业,并在工作中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为国家和地方科技、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本学科还面向国际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培养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加纳等国家的硕士毕业生十余人。

2. 0775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理学)

我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06年获批,具有理学和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智能计算、智能信息处理、信息融合、大数据技术、软件演化、软件安全性以及语义处理等。本学科曾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目前,本学科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硕士生导师10人;一个校级创新团队;一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省“百千万人才计划”千层次1人,辽宁省、沈阳市科技咨询专家多人。

近年来本学科共承担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5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申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十余项;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为国家培养硕士毕业生40余人。

3. 077503计算机应用技术(理学)

我院于2003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理学和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工业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水下物联网技术、水下换能技术、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技术等。与中科院计算所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目前,本学科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8人,硕士生导师15人;工业物联网与网络空间安全校级创新团队;辽宁省化工过程工业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业物联网技术国家与地方共建实验实践基地;辽宁省“百千万人才计划”百层次1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1人;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1人;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2人。

近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1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申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十余项;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为国家培养硕士毕业生百余人。

4. 电子信息(085404 计算机技术,085411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085412网络与信息安全)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授权点设在我校七时吉祥和信息工程学院。其中七时吉祥侧重计算机技术相关方向,主要涉及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工程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专业领域。

学科现有工业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控制及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与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与大数据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技术等研究室。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省“百千万人才计划”百层次、千层次人才各1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1人;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1人;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2人;辽宁省、沈阳市科技咨询专家各1人等。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近20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EI 及ISTP 检索百余篇。申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学科还拥有辽宁省化工过程工业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业物联网技术国家与地方共建实验实践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平台。并根据国家和学校科教融合政策,与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中科数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辽宁省视讯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建立了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聘请校外硕士生导师19人,采用1+2模式联合培养研究生。其中与沈阳中科数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视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的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被评为辽宁省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目前本学科已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三)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1. 研究生招生

学院近年来积极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2022年学院更新了学科简介、平台、团队以及优秀教师的相关介绍。精心制作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招生宣传稿,学院主管学科和科研的副院长进行了2023年招生宣传网络直播,并解答了考生们的相关问题,2023年我院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208人,创历史新高。

由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热度逐年增加,今年我院研究生调剂仍旧火爆,请求咨询的考生达到2000人,负责复试咨询工作的老师创建了4个500人的QQ群来答复考生的各类相关咨询。经过多场次网络复试,最终录取了115人,超额完成了65人的2022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其中学术硕士研究生9人(理学5人,工学4人),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104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人。实际报到人数105人,实际报到率为91%。2022年我院一志愿上线24人,一志愿录取比例21%,录取本校应届毕业生12人。

从今年我校报考人数来看,我院学术型硕士报考人数和第一志愿录取比率略高于去年,申请调剂到我院的考生数量巨大,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信息和计算机相关行业的热度和社会认可度高,也说明近年来我院的省内外的学术影响力有所提升;调剂复试考生录取比例较高则说明我院高度重视通过调剂这种方式来选拔优秀考生。

2022年我院一志愿考生参加复试以达到教育部公布的硕士研究生录取国家最低分数线为标准。申请调剂的考生数量达到了1500人,我院根据计划缺额人数的120%发放复试通知,根据专业测试、英语测试和综合面试结果确定录取名单,调剂录取最低分数为312分。

2. 学位授予情况

2022年,我院共有42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5名,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7名。

有关论文重复率及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双盲评审、预答辩、答辩资格审查、答辩等质量的要求均严格按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2022年1月,我院36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答辩,有35名同学通过答辩并获得学位。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本次答辩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答辩按照不同的学科方向共分为4个小组两天进行。其中一名刘同学由于生病回家治疗,无法按时返校参加答辩。我院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特别为刘同学安排了远程在线答辩。

2022年6月有8篇论文参加了盲审并通过,其中7篇论文通过答辩被授予学位。

3. 研究生毕业及就业状况

1)毕业生概况及就业质量分析

我院2022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共计42人,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 5人,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36人,肄业1人。

截至2022年8月25日,我院2022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人数为42人,就业率为97.67%,单位性质包括国有企业、高校、其他企业等3个类型,单位性质具体:国有企业13人,占签约人数的30.23%;高校8人,占签约人数的18.60%;升学人数1人,占总人数的2.33%,其他民营企业签20人,占签约人数的46.51%,较去年相比国企人数增多,到国企和高校就业成为毕业生就业去向的主流。

2)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从就业数据来看,我院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较高,表现在就业单位层次较高,职业起薪高,职业的发展空间大。从事的行业多为高校、国家机关及大中型企业等,职业发展前景良好。

     (四)研究生导师状况

我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把高水平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于师资队伍的持续优化,通过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与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合作以及将企业科技人才聘为实践导师等方式,争取各方面力量提高导师队伍整体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师资队伍。2022年,学院专任教师总数为49人,其中研究生导师19人,外聘导师22人,其中我校理学院3人,化工学院1人,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9人,营口理工学院4人,辽东学院5人,院内导师比上一年增加1人,外聘导师比上一年增加1人。院内导师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9人,外聘导师副教授20人,讲师1人。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1. 支部基本情况

七时吉祥研究生党支部不断壮大,共有党员50名,其中正式党员44名,预备党员6名,其中从事党务工作教师2名,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另设支委会,成员4名。

2. 支部党务工作开展情况

1)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重视理论学习。

本年度召开支部大会17次,党课5次,支部委员会8次,组织生活会1次,组织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9次。七时吉祥研究生党支部重视支部成员理论学习,每周督促党员进行强国、四史答题的积分学习。

2)开好组织生活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题,学习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支部成员认真对照《党章》查找、检视问题,针对支部和个人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组织生活会,对照学习教育目标要求,查找差距和不足,实现了支部和个人的提高与及时整改。

3)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

全年共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9次,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组织支部党员集中学习《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观看电影《建党伟业》、举行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参与感强的活动,学习二十大报告、观看二十大代表先进事迹、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争做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四名毕业生党员为计算机学院全体研究生做就业经验交流,深化共产党员先锋工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举办学党史竞赛答题活动,持续开展“推荐一本书”系列活动。

4)做好党费收缴工作

组织支部党员及时上交党费,同时将收缴情况实时记录。

5)开展谈心谈话和民主测评

一年来,支部党员间谈心谈话超过100次,通过谈心谈话,找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将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落实到实处。开展了一次民主测评,共测评党员25人,其中优秀党员7人,合格党员18人。

6)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规范党员发展工作,着力提升党员质量,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吸收王同学等6名同志为预备党员;培养入党介绍人履行职责,加强对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按季度听取学习和思想汇报;把积极分子的考察、选拔下沉到班级,支部全体党员广泛在班级中开展群众谈话,确定了苗同学等15名入党积极分子。

     (二)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七时吉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本年度研究生党支部严格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按时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二十大精神、辽宁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在讲话》等的重要精神,使全体研究生准确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核心要义,发自内心地认同,并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校园文化建设

1)“凝聚青春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国梦” 主题班会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牢记和践行这一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

2)“献礼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主题团会

团会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团会总结我们青少年应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共青团的首要政治任务。

3)营造浓郁学术氛围,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学术氛围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次内容,是通过各类学术性制度和活动积淀形成的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浓郁的学术氛围不仅有利于激发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科学素养,也有利于启迪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在这一年来,七时吉祥组织开展前沿科技讲座十余次,参加校外论坛活动两次,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校研究生在这一年度里共发表高水平论文62项,在学科竞赛方面共获得奖项4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项。

4)开展第二课堂教育

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之余,为了培养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七时吉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多次组织全体研究生和研究生党员参加社会实践以及义务劳动服务,在封校期间每天都按时进行寝室卫生的清扫、实验楼环境的消杀等工作。

    (四)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1)寝室管理

为了使学生宿舍安全、文明、有序,培养住校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优化宿舍环境,建立良好的宿舍秩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经常性深入宿舍、班级开展安全性教育。

根据学校学生管理手册中寝室管理制度,不定期的去寝室检查寝室卫生环境、违章电器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把发现检查出的问题让学生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2)评奖评优管理

根据七时吉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及其他评奖评优管理办法,七时吉祥成立专项评审小组制定评审细则,在本年度内共评选出三名国家奖学金、四名省优秀毕业生、四名校优秀毕业生、四名校优秀研究生干部、八名校优秀研究生以及一个先进班集体,并在公示期内全体研究生对评选结果无异议。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和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在当今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网络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良好契机。

七时吉祥抓住此良好契机在线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余,依托微信、QQ、新媒体等网络平台开展研究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反诈宣传,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从而取得成果显著。

同时利用腾讯文档小程序、微信接龙等网络技术在疫情期间对研究生同学的体温进行日监测以及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汇总等。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2022级研究生全部执行21版培养方案。2022年学院为21级研究生开设并完成了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的全部课程,为22级研究生开设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的全部研究生课程,涉及20余门专业课程。针对本年度开设的研究生课程,我院开展了研究生课程体系化建设,组织和推进优秀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保障本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

1.教学总体情况

2022年春季学期,由于疫情反复,研究生课程全部采用线上教学模式进行,根据研究生课程性质及内容差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授课手段结合完成授课内容。2022年春季学期,学院10门专业课均通过线上教学方式按计划开课时间开展了教学活动。2022年秋季学期,所有研究生课程均按期开课,受疫情影响,前两周和后两周的课程采用线上授课,学期中间的课程均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所有返校和未返校的同学进行了同步授课。

几乎所有授课老师均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了课程讨论环节。线上教学减少了学生在实际课堂中的拘束感,课程讨论非常积极、活跃。通过讨论,学生对授课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

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大部分课程在授课之余都为学生布置了相应的练习和作业。从授课教师的反馈来看,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都非常好,所有学生都能认真及时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通过对授课教师和学生的调查访问得到的反馈情况是,对于能够积极学习的学生,线上教学可以帮助提高线下课程授课效果。线上授课还可以方便学生提问,交流互动较多,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线上授课具有更高的灵活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2.课程思政和课程改革情况

学院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各类课程改革、课程思政以及各类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2022年我院申报了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其中1项获得辽宁省教育厅立项,2项获得学校研究生教改项目。我院有一门课申报了学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一位导师申报了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

     (二)导师选拔培训

本学科严格按照国家、辽宁省和学校研究生培养规范和要求,按照《七时吉祥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件》规定,根据统一标准和程序进行遴选硕士生导师。按照个人申请、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审推荐、校硕士生导师评审委员会评审确认的程序,遴选产生新任硕士生导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聘期为三年,三年内每年进行一次新增导师聘任,同时,解聘超龄和上年度考核不合格导师。凡不能履行指导教师职责,或其它原因不宜继续指导论文的,取消其指导教师资格。学校每年都要对新遴选的硕士生导师进行集中培训。同时学院聘请具有丰富培养经验的导师给新任导师做报告,同他们交流和座谈,进行传帮带。

学院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施双导师制,坚持遴选聘用行业专家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校外兼职导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与行业紧密结合,以提高综合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职业能力,为国家和地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022年按照硕士导师选聘制度,学位点共聘任校内硕士导师20人,其中新聘任导师2人,超龄解聘导师1人,校外兼职硕士导师19人。本年度学位点导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20余人次,参加学院集中组织培训40余人次,各类其他进修和培训27人次。

     (三)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本年度学位点为全体教师组织了两场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分别邀请学院老院长陈未如教授和学院分党委王立刚书记为老师们做了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主题讲座,并就师德师风问题与教师们进行交流,参加教育活动教师50余人次。

     (四)学术训练情况

学院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学术训练,除了为学生开设《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外,还组织导师们为学生们进行了学术前沿系列讲座,为学生提供论文选题、科学研究以及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此外,学院还为研究生组织了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的相关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2022年学院举行了2020级65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中期汇报,2021级93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开题和中期答辩可以帮助导师们掌握学生研究进度、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论文研究以及促进学院师生们的学术交流。对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五)学术交流情况

2022年学院有15人次参加了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学术论文或报告。2022年我院研究生共发表高水平论文44篇,其中SCI、EI收录14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31篇。研究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比赛100余人次,获得校级以上各类奖励4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21项。

     (六)研究生奖助情况

2022年研究生各类奖学金评比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根据《七时吉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细则》和《七时吉祥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细则》,按照研究生院计分制评审办法,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制定《七时吉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细则》和《七时吉祥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细则》,经过学生自愿申报和学院评审委员会评审,学院评委小组结合申报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文化修养、所获荣誉等条件,进行综合排名,2022年我院在籍研究生为27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114人,其中一等奖学金17人,二等奖学金32人,三等奖学金91人;助学金覆盖比例94.10%。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基本保障了在校研究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科学的竞争机制也给了研究生勤奋学习的动力。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

2022年是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第三年,研究生教育院校二级管理模式基本步入正轨。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建设逐步推进和完善。学院正在逐步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位申请、授予和管理的规章制度、教学和学分管理制度、各学科培养方案、招生复试管理办法、导师工作规范制度,以及学生工作管理制度等。学院正在着手开发一套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为学院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撑。

     (二)教师队伍建设

2022年学院为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新工科专业建设培养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线上、线下教学能力,积极联系国内知名教学资源平台,为老师们提供在线学习和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为了提高研究生导师的科研业务能力,学院组织科研骨干教师参加了多场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共组织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培训班14次,参加教师59人次,组织和参加高水平学术、科技会议3次,参加教师8人次,其他教学和科研学术交流项目2个,参加教师2人次。

     (三)科学研究

2022年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继续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与优势,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22年,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有重大突破,获批国家级项目4项,其中外国专家项目计划1项,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合作项目2项,获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教育厅项目3项,纵向课题总进款额达到120万元。横向课题签约2项,合同额共计125万。学院教师共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论文30余篇,SCI、EI收录论文1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批2项。

与沈阳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及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多次洽谈协商,为我校师生争取到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免费算力服务,解决了师生长期以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计算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科(领域)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2022年学院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些进步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院科研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进行了辽宁省化工过程工业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的第二阶段建设,并完成了省里要求的省级科研创新平台优化整合工作。根据省科技厅公布结果将我校辽宁省化工过程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合并入本实验室。为学科发展、科研平台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增加,录取了105名硕士研究生,超额完成了年度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指标的提前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生培养过程更加规范,有序。重新修订了研究生培养方案,对课程和培养环节进行了更新和规范,组织了开题和中期答辩,帮助导师们掌握学生研究进度、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论文研究以及促进学院师生们的学术交流。对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院与华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沈阳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及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为促进学院与省内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扩大学院研究生教育影响力提供了支持。

总之,2022年七时吉祥在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面临着很多问题。

1.学院研究生导师队伍相比于研究生数量不足,导师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和副高级职称教师较少,无法满足学科建设和发展需求。

2.学科建设水平不高,学院部分教师缺乏从事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积极性,学院的科研成果数量较少。

3.学院缺少高水平科研团队,学校人才招聘政策对本学科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学院严重缺乏优秀的可以从事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的青年教师。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2022年学院有一篇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两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被辽宁省学位办抽检,学院非常重视抽检工作,组织了由院长、学科负责人、主管学科工作的副院长以及研究生导师代表等成员组成的论文审查小组,对抽检论文进行了导师自查、互查和学院审查。经过导师和论文自检小组的认真自查,抽检论文均通过了省学位办的审查。

   六、改进措施

继续组织老师积极参加科研项目申报方面的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做好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教育厅各类项目的宣传和申报辅导工作,对有意愿申报、有希望获批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帮扶,争取省市级以上科研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继续提高,并提升学院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和业务能力。

加强与中科院计算所、自动化所,省内外相关企业的沟通合作,争取在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方面有所突破。

通过以上举措来提高学科整体水平,从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总之,2022年七时吉祥在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为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保障作用。


七时吉祥为什么停更了 - 七时吉祥最大反派是谁 版权所有